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
也稱射頻識別。常稱為感應式電子晶片或近接卡、感應卡、非接觸卡、電子標簽、電子條碼,等等。
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,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,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,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(huán)境。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 操作快捷方便。產品可分為短距離射頻產品和長距離射頻產品。短距離射頻產品可替代條碼,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。長距射頻產品多用于交通上,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。
一套完整RFID系統(tǒng)由 Reader 與 Transponder 兩部份組成 ,其動作原理為由 Reader 發(fā)射一特定頻率之無限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,用以驅動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之ID Code送出,此時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。
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電池、免接觸、免刷卡故不怕臟污,且晶片密碼為世界唯一無法復制,安全性高、長壽命。
RFID技術應用非常廣泛,目前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、汽車晶片防盜器、門禁管制、停車場管制、生產線自動化、物料管理。RFID標簽有兩種:有源RFID標簽和無源RFID標簽。
什么是RFID技術?
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,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,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,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(huán)境。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 操作快捷方便。
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、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(huán)境,可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替代條碼,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。長距射頻產品多用于交通上,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,如自動收費或識別車輛身份等
RFID基本組成部分:
標簽: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,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,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;
1 主動標簽:自身帶有電池供電,讀/寫距離較遠同時體積較大,與被動標簽相比成本更高,也稱為有源標簽。
2 被動標簽:由閱讀器產生的磁場中獲得工作所需的能量,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長的使用壽命,比主動標簽更小也更輕,讀寫距離則較近,也稱為無源標簽。
閱讀器:讀取(寫入)標簽信息的設備,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;
天線: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。
主機系統(tǒng):計算機設備,用來儲存,傳輸和分析信息。
電子標簽中一般保存有約定格式的電子數據,在實際應用中,電子標簽附著在待識別物體的表面。閱讀器可無接觸地讀取并識別電子標簽中所保存的電子數據,從而達到自動識別體的目的。通常閱讀器與電腦相連,所讀取的標簽信息被傳送到主機系統(tǒng)上進行下一步處理。
上一篇:沒有了
相關資訊
-
什么是RFID?RFID歷史由來
2012.03.05 -
載碼體和讀寫頭用于工業(yè)自動化管理
2019.01.09 -
什么是載碼體?
2019.01.03 -
工業(yè)級RFID讀卡器的基本參數
2018.12.19 -
工業(yè)讀寫頭也是傳感器的一種
2018.12.14 -
基于RFID技術的工業(yè)讀寫器豐富了信息化工廠建設…
2018.12.07 -
MODBUS AGV讀頭特性以及有哪些類型
2018.12.05 -
是否需要為RFID標簽上鎖?
2017.01.10 -
如何使用RFID讀寫器監(jiān)護老人按時吃藥?
2017.01.03 -
RFID高頻電子標簽你了解多少?
2016.12.29